Board logo

标题: 走进VCT(上) [打印本页]

作者: 方圆五十里    时间: 2007-8-11 00:55     标题: 走进VCT(上)

来源 艾滋病在线 作者 小涛 http://www.aidsonline.com.cn/shownews.asp?newsid=775   编者按:随着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出台,作为艾滋病预防和治疗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 频频出现在各种文件、媒体报道和公益广告中。那么,什么是VCT,在中国VCT工作开展的现状是什么?面临的问题和解决之道又在哪里?我们想通过本期和下 期的“特别关注”做一个探讨,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广大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预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什么是艾滋病自愿咨询和检测?

  在艾滋病防治的领域中VCT是被经常提到的一个名词。“V”“C”“T”分别是“volunteer”“counseling“ “testing” 的缩写, 意思是 “自愿”“咨询”“检测”。从世界各地的实践经验证明这三部曲是在防治艾滋病的努力中有着不寻常意义的方法,它不仅能使到社会对艾滋病的歧视与偏见有所减轻,更能及早有效地为HIV感染者提供必要的咨询和辅导,改善他们的生存质量和环境。同时这三部曲的普及也充分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和推崇。

  VCT是指人们在经过咨询后,能够使他们对于艾滋病检测做出明智选择的过程。这一决定必须完全使求询者自己的选择,并且这一过程是完全保密的。

  VCT的主要内容是鼓励有危险行为的人进行自愿的而不是强制的HIV检测,并在检测前后为受检者提供咨询以及相应的支持和转诊服务,不仅可以及时发现、治疗和预防感染,为受检者(特别是HIV感染者)提供心理、情感支持,而且伴随咨询服务的检测还可促使受检者减少危险行为,采取和保持安全行为。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VCT是对HIV感染者进行干预、治疗和关怀的切入点,是促进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改变危险行为、预防传播的重要手段,得到了联合国艾滋 病规划署的积极提倡,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在中国VCT的推广和实施不仅比国外晚,而且受到源自于根深蒂固的陈旧社会意识的重重阻挠。可以说在中国近些年来对艾滋病问题的重视得到了加强,但是效果并未如人意,其原因与VCT的推广情况有着密切的关联。

  如凤毛麟角的“V”

  自愿检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对艾滋病的意识和认知,八十年代世纪绝症的阴影以及与之相伴的道德谴责一直在中国的社会萦绕不息,加之媒体缺乏更新信息 的宣传引导,所以大多数人对艾滋病的认识依然存留在:无药可治,无脸见人!在这样的认知水平上又有几个人是能够自愿进行HIV抗体检测,其数量无异于凤毛麟角。也正是由于缺乏自愿检测,中国目前大多数的HIV感染者被确诊是在两种情况下进行的:

  1.在戒毒所或监狱被及控中心的检测哨点项目进行取样检测。这也是导致在国内已确诊人数中通过共用针具吸毒的人群占了很高的比例,而同样是这不具代表性的数据引导人们误以为中国的艾滋病流行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存在于吸毒人群),从而放松了警觉意识。

  2.HIV感染者在久病不愈后,才在医院被确诊。而这时往往病人已处于艾滋病的晚期,生命垂危;更可悲的是由于发现太晚,病人的家属(夫妻,子女)都已存在被感染的危险。疾病的传播在缺乏检测意识的环境里如火上浇油,愈演愈烈。

  从目前国内的环境来看,艾滋病的流行已远远超出了疾病控制部门的掌控范围,而前大量的未确诊HIV 感染者正成为疾病流行的介质。于是国内在民间、政府、医疗部门出现了强制普查HIV的呼声,50年代的麻风村和刚过的SARS战役被推荐为控制艾滋病的出路。但是在对HIV感染者充满歧视的环境气氛中,这种检测带来的是一种人道主义的灾难,在西南某省为了加强对艾滋病普查的力度,对任何出血的伤员和孕妇都悄悄地进行(病人不知情)强制检测,结果有的被确诊为HIV阳性的车祸伤员本来需要手术治疗的,没人肯做手术,可以挽救的肢体变为残废。这样的悲剧在演,而且愈演愈烈。虽然政府有法律要求不得歧视HIV感染者,但事实上是整个社会都在纵容这种歧视,这样发展的结果只有让HIV感染者更觉恐惧,藏的越深。而 社会物质文明后的上层建筑的主要支柱—人权的倡导和维护将由此而坍塌。

  毫无立足之地的弱小的C

  咨询在检测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检测前可以帮助检测者做好检测的心理准备,自愿参检测。而对于检测后结果为阳性的人的咨询工作就更加复杂也更加重要。针对阳性结果的检测后咨询不仅仅是给HIV 感染者以相关的信息,让其对自身的处境有明确的认识和判断,更重要的是让HIV感染者能接受检测结果并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一个好的咨询能使到 HIV感染者从不幸中走向积极,消除各种疑虑及因之而产生的自卑心理。咨询员的一个小小的微笑和温和的话语都会对HIV感染者未来的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西方国家心理的辅导和治疗是一种奢侈的服务,而且是人文关怀的重要手段因此得到重视。而在中国目前整个社会对人的心理问题缺乏足够重视,心理学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在HIV 检测的咨询工作上也处于很低级的阶段。在大多数人的认识中,咨询就是聊聊天,所以在许多的检测机构中,咨询员仅仅是一个兼职的角色,缺乏适当的培训,其效果最好也仅仅是提供信息。自从VCT概念被引进和推广后,许多地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纷纷设立了咨询室,条件好了但是由于没有专职专业人员的参与,也只是徒有其表。近日笔者在西南某省的疾控中心的HIV检测室听到一位工作人员的说法:“来我们这里取报告的很多都是哭的,别理他就让他哭吧!”而该中心设立的 咨询室可谓是星级标准,但仅供参观。

  同时由于对艾滋病的偏见,大多数的地区还没有咨询服务,阳性结果会直截了当地通知HIV感染者及家属而且通常伴随着社会所纵容的种种歧视,如被要求离开医院或被隔离等等。这对于HIV感染者及家人无异于雪上加霜,对整个社会对艾滋病的认识也是极具负面影响,否认消极的情况愈加普遍;疾病流行进一步肆虐。

  让许多人可望不可即的顶天立地的T

  中国的HIV 抗体初筛实验室在国家的重视下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出现,全国共计有数千个符合标准的实验室,检测条件已普及到所有城镇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但是检测在高度商业化的医疗系统中也成为了盈利的工具,成本不超过十余元的HIV初筛检测收费在各地为数十元,确认检测更是高达数百甚至近千元。这些价格让收入低微的 HIV感染者望而却步,因而存在着许多初筛阳性却无法确诊的“感染者”。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出台也有些时日了,但是检测费用一直在收,笔者听到一位年数万 的做艾滋病的工作人员说:“这些钱(检测费)为什么不收?这些钱又不多!应该负担得起的。”

  中国的艾滋病问题已被放到重要位置上了,但是解决的关键还是从具体的一个一个小问题着手。而这些顽固的偏见与落后意识不仅仅是艾滋病问题上的,更是社会发展的障碍,就如VCT,是一个突破口,不仅是战胜艾滋病的先机,更是促进社会进步和谐的手段。做好VCT对我们的社会意义重大,但需要脚踏实地,勇于创新,坚持不懈地努力!


作者: yascdcwxg    时间: 2007-8-23 09:45

这类文章更多应该让卫生行政部门和政府领导阅读。从领导层和高层认识改变做起,基层从事艾滋病防治的工作人员才有宽松的“环境”。
作者: dexkj1521    时间: 2007-8-24 09:50

这个是到领导层进行宣传艾滋病、政策倡导的好材料!
作者: 冰鱼33    时间: 2007-8-27 10:06

以下是引用yascdcwxg在2007-8-23 9:45:04的发言: 这类文章更多应该让卫生行政部门和政府领导阅读。从领导层和高层认识改变做起,基层从事艾滋病防治的工作人员才有宽松的“环境”。

作者: 盾牌    时间: 2007-9-8 16:22

以下是引用yascdcwxg在2007-8-23 9:45:04的发言: 这类文章更多应该让卫生行政部门和政府领导阅读。从领导层和高层认识改变做起,基层从事艾滋病防治的工作人员才有宽松的“环境”。

同感!!支持!!!!


作者: xy1971lisa    时间: 2007-9-13 10:16

我们有VCT,但一直没有“以人为本”,从上到下。

上面有任务,每年完成***人的VCT

普通人不敢来,总觉得做CT会可羞、可耻的

CDC的人、VCT的人抓狂,谁来呀


作者: mqp106    时间: 2007-10-31 13:32

文章这么好,请问怎样联系作者?


作者: 7天盒饭    时间: 2008-1-8 13:27

文章写得很好,有力度,有张力!期待看到<走进VCT>下.

转载在自己的论坛上,这里先行谢过!


作者: 棒棒糖丫头    时间: 2008-2-16 16:50

不错不错,支持一下下!!!!!!!!!!!!!!!!!!!
作者: tao    时间: 2008-3-31 08:27

任务很多的但是真的能完成的有几家呢,行同虚设.


作者: dbswhf    时间: 2008-3-31 13:57

开发领导层很有必要,也是捷径。有些东西定的很好,但执行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连省一级部门也是互相推患者的,可看我们社会的大环境是多么不好。这样下去是很危险的。健康教育先行是必须的,只有人们理解了、认识了,开展工作才能事半功倍,才能有舞台、有内容、有成果。
作者: psxlbk    时间: 2008-4-29 09:10

还可以,作为同行写出了我们的心声。
作者: ruguoasd    时间: 2008-6-25 11:16

很不错!


作者: 最美乡村    时间: 2008-9-28 09:53

会写文章的人一般不会干活,会干活的人很少会写文章,

中国的论文多如牛毛,有用很难找到


作者: chl1822    时间: 2008-10-29 08:23

现在什么工作都在量化考核,实际吗?悲哀!
作者: dbswhf    时间: 2008-10-29 11:10

文章是说的很有道理,也很实际。
作者: qym213559    时间: 2008-12-26 21:23

什么时候发表(下),期待
作者: 风平浪静    时间: 2008-12-26 21:45     标题: 走进VCT (下) 作者:小涛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而且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经常与某些为社会主流道德所不容的行为相关,所以,感染HIV会使人承受比患其它疾病更重的精神压力,尤其在遭到歧视、遗弃的情况下,感染者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孤独、恐惧和绝望,甚至以自杀求得解脱。由于社会,甚至家庭存在着歧视,造成人们不愿意面对HIV感染,常使HIV感染以隐蔽的形式悄悄播散,不少人是在成为艾滋病人后才被发现,有些人甚至至死都没有得到确诊,这种状况从某种意义上促进了艾滋病的蔓延。在当今HIV感染已经有了某些预防、治疗措施的情况下,通过HIV抗体检测明确是否受到感染,对社会以及个人都有了更进一步的积极意义。然而,进行HIV抗体检测对某些受检者来说,可能是很严峻的时刻,他们似乎在等待“死亡判决”,同时,他们还可能要暴露自己最隐私的东西,要面对与此有关的一切可能后果。但是也有些要求检测的人(或者要求受检者检测的医务人员)对检测的作用和因此可能带来的后果并不了解,在不具备有关知识和相应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盲目检测(特别是阳性检测结果)可能会给受检者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消极影响。基于这些原因,在受检者进行HIV抗体检测前,为他们提供咨询服务,可以使其了解有关的知识信息,从而让受检者自己分析和评估进行检测的必要性,以及检测对他们带来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帮助他们全面权衡利弊,在此基础上由他们自己选择是否需要进行检测。这样做可以减少盲目检测给受检者带来的不良影响。在检测后,无论检测结果如何,都要由接受过专门培训的咨询人员对检测结果做出科学全面的解释,为检测结果阳性的人提供必要的知识信息和心理支持;同时也要告知检测结果阴性的人高危行为的后果和有关的防治知识等,避免他们产生盲目乐观,降低感染HIV的可能性。

  检测前后咨询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在人们意识到HIV感染的威胁时,及时向他们传递知识信息、具体而切实地帮助他们认识改变自己的危险行为的意义,更容易促使他们接受健康的行为方式。很多研究表明,鼓励有危险行为的人进行自愿的而不是强制的检测,并且在检测前后为受检者提供咨询,不仅为受检者(特别是感染者)提供了心理支持,而且伴随咨询服务的检测还促使受检者减少了危险行为,帮助没有感染的人预防感染,减少了感染者把病毒传给他人的机会。还有研究表明,在一些HIV感染已达一定水平的地区,鼓励人们接受自愿检测和咨询服务可以减少新的感染发生,而且这是一项节约成本的预防措施。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认为,接受自愿咨询和检测服务是人们进入艾滋病预防、治疗和心理社会支持工作的起点,恰当地推动VCT开展有助于打破由恐惧、歧视导致的艾滋病流行的恶性循环,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家庭、社区和社会都有积极的意义。

  自愿咨询检测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做检测,有些人可能仅仅接受咨询。因此,艾滋病自愿咨询和检测(VCT)的咨询应包括检测前咨询,检测后咨询,预防性咨询,支持性咨询和特殊需求咨询等。

  在过去的10年中,VCT最初主要用于对有症状的人做出是否感染HIV的诊断。近年来由于开发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采取了降低HIV感染的干预措施以及能明显降低HIV母婴传播的简便可行的方法,加之HIV检测费用的逐步降低和检测方法的质量保证,在高危人群、脆弱人群和普通人群中,推行VCT也变得更加可行和迫切,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较为可行的选择。此外,VCT是预防和关怀规划的组成部分。通过开展VCT可以推进HIV感染者管理、治疗和支持的变化,以及在人群中减少HIV传播的重要性。

  开展HIV监测和咨询意味着人们可以得到指导,找到相关的关怀和支持服务,如提供性病和机会性感染的治疗,计划生育服务和预防母婴传播等。恰当地推动VCT的开展有助于打破由恐惧、歧视导致艾滋病流行的恶性循环,无论对个人、家庭还是社区和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由于社会上存在的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歧视和偏见,受检者经常会担心检测的负面影响,如失业和离婚等,也有的人不愿意或无力支付检测费用,因此,VCT强调的是“自愿检测”和“保密”原则,不是强制检测。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贺雄前不久在全市举办的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培训班上介绍,考虑到许多有高危行为的人不愿意咨询或检测的原因,是由于他们害怕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歧视,北京市疾控中心因此要求全市近百名专业咨询检测人员在提供服务时,坚持保密性咨询和匿名检测的原则,工作人员只提供技术服务和心理疏导,不对来访者的行为进行评价。

  在检测时,血样和检测结果是用代码而不是姓名来确认,因此血样和检测者之间无个人信息关联。

  最近,国家针对实际情况,制定了“四免一关怀”的政策,有关政府部门还制定了实施办法,以保证这些政策的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即对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在全国范围内为自愿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为感染HIV的孕妇免费提供母婴阻断药物及婴儿检测试剂,对艾滋病病人的孤儿免收上学费用,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人纳入政府救助范围。王陇德副部长表示,这些措施对推进中国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广泛深入的开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四免一关怀”的政策中,VCT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社会普遍存在着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歧视现象,许多有过高危行为的人都惧怕做HIV的检测。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VCT的推广的确是政府大声疾呼,检测者犹豫观望,应者寥寥。除此之外,我们现在开展VCT工作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 

  第一、VCT机构缺乏、 HIV检测实验室较少、且HIV检测实验室一般设置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血站中,在综合医院、性病门诊、初级保健机构一般不开展HIV检测工作(因为开展HIV检测须经过批准),因此,HIV实验室检测的可及性和方便性远远不够。 

  第二、没有形成开展VCT工作的支持性环境,如许多地区缺乏转介网络、无法提供有效的治疗、关怀和支持。许多人尽管想作VCT,但是出于担心感染后是否能够得到关怀和治疗,以及就业、家庭和社会认可等问题,因而不愿前往接受VCT服务。  

  第三、接受过正规VCT培训的人员很少。目前,HIV检测前后咨询尚未推广,在已开展的咨询中,以在提供临床和检验服务中同时提供咨询为主,很少有专门的咨询门诊,多数医务人员能够认识到咨询服务的重要性,并愿意提供咨询服务,但是他们的知识水平还有限,不能完全满足咨询者的需要,并且也缺乏咨询技巧。 

  为此,我们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解决VCT推行中存在的障碍和问题。 

  1.政策开发与支持? 中央政府的“四免一关怀”政策是指导性的。每个地方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情况制定执行的细则。我们也看到了江苏、云南等省份已经出台了一些艾滋病自愿咨询和检测的管理办法。这些办法中有的已经明确地表示将向居民进行艾滋病免费咨询和抗体检测。而且要求工作人员对来访市民进行保密性咨询和匿名检测,市民进行艾滋病免费检测时可以不用真名。这些措施很大地推动了VCT的开展。在可操作性强的政策和法规指导下,应当加大社会多部门合作和参与的协调工作机制。同时在开发领导层,对艾滋病的自愿咨询和检测的重要性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落实人员、设施和经费,并且着重落实治疗和关怀政策。 

  2.技术支持? 目前全国的艾滋病方面的专家不过千名,而且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和省会城市内。而日常接触HIV感染者和病人的广大基层医护人员缺乏艾滋病的咨询、检测、治疗和护理的经验,亟待培训。2002年7月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对四川、云南HIV感染率较高地区,从事艾滋病咨询工作的246人进行了咨询需求调查。结果发现许多人缺乏基本咨询知识。约50%人反映缺乏咨询技能。许多受访者表示,不知道该如何掌握和处理与HIV感染者谈话、接近目标人群和保护病人等问题。59.5%受访者不清楚什么是艾滋病咨询,75.7%受访者不掌握咨询技巧,58.6%受访者不知道安全套使用注意事项等。 

  针对这一情况,四川、云南、甘肃、新疆、广西、浙江、上海等地开展了现场培训和技术指导,结合各地开展性病艾滋病综合干预工作,促进VCT的发展和正规化。

但是在培训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表现在:培训的人员数量和深度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尽管很多的咨询员已从事过多年咨询工作,包括电话咨询、门诊咨询、信函咨询、电子邮件咨询等,但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问题不知该怎么办,心情烦躁时不知该向谁倾诉,甚至有的咨询员已感到“心力交瘁”,产生了“职业枯竭”现象,要求退出咨询岗位等,他们迫切希望能有领导、同事和专家经常给他们提供精神与技术支持,包括举办一些提高班、研讨会,经常交流信息,帮助他们提高咨询技能,消除咨询对个人造成的负面影响等。                              

  此外有的有的单位领导对咨询服务不重视,不能给予必要的场地、人员和经费支持;有的医务人员对咨询服务不重视,认为只有检查和治疗有用,咨询没用,是"耍嘴皮",所以他们虽然接受过咨询培训,但强调“临床工作忙”,基本不开展咨询服务。 

  还有一点就是缺乏咨询培训和咨询服务的技术标准,较难对咨询进行质量控制。如有的医务人员连什么是性病和艾滋病咨询都不清楚,或将其与回答问题、心理医生的工作混同起来,影响了咨询服务的质量,甚至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在VCT的咨询工作中,HIV感染者、社区自愿者和非政府机构的力量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而VCT的咨询如果仅仅限于医生提供专业医学知识的解答,则无法满足咨询者的心理需求。HIV感染者、社区自愿者和非政府组织的及时参与,对于对于拿到阳性结果的人缩短消沉期,尽快树立积极生活的愿望有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如今像“红树林”以及一些非政府机构,越来越能够在心灵慰藉方面,发挥医护人员所不能起到的积极作用。所以在今后的VCT咨询中,应当让社区、非政府组织和HIV感染者大力参与,群策群力。 

  3.社区动员? VCT不是单独的咨询和检测技术,而是很大程度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加强对于社区人群的宣传教育和培训,营造非歧视性的社会环境,可以有效地推动VCT的开展。

文章来源:http://59.151.5.141/aidscms/Ablebuild/Projectmanagement/Aplication/info_4024.html


作者: qym213559    时间: 2008-12-26 22:26

我已收藏了,非常感谢超极版主。
作者: 与春同住    时间: 2009-1-17 09:51

写得十分好!道出了偶们的心!支持!偶管理这个方而的工作,请作者给个QQ号,可以吗?偶是448983075


作者: 境遇    时间: 2009-1-26 10:34

艾滋病防治,开发领导,无奈!

[em06]
作者: aerobe    时间: 2009-1-26 23:21

不错不错,支持一下下!
作者: yjqch    时间: 2009-7-13 07:59

很好的文章。vct解释的很到位,培训的好材料。支持!!!!!!
作者: 盾牌    时间: 2009-8-29 22:06

再学习。。
作者: yshcdcpz    时间: 2009-9-18 15:50

支持!但是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
作者: jxpzxk    时间: 2009-12-23 10:54

一个政策的执行是有区别的,特别是行业政策,不能为了政策而政策,上面规定一年要完成多少VCT人份,人数不够,就是卫监的健康体检标本充数。一是浪费国家资源,一份快速检查试剂条十多元;二是加大了检验科工作量。我说这些主要是说明上级政策制订部门官司僚主义害死人,
作者: 皮特索    时间: 2010-4-29 10:59

VCT需要各部门共同协作,提高人们对AIDS的认识,转变传统观念,阻断传播。
作者: 314651719    时间: 2010-9-21 14:50

非常高深的见解,希望这些言论传到领导手上!
作者: 343928615    时间: 2011-1-17 08:59

这应该是很多年前的状况了,现在好多了,我就是专门做VCT工作的
作者: zhliq1979    时间: 2011-2-11 10:46

什么时候大家拿对待乙肝的态度对待艾滋就好了,努力吧
作者: snoopy2533    时间: 2012-6-28 10:15

我们台州这儿任务要每个月搞一次活动(6-12月),每个乡镇都要(10个左右),挺烦恼的,不好做呀,站街女,按摩女,卡拉OK,为如何做而不知怎么安排。




欢迎光临 疾控家园 (http://www.cdcman.cn/)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