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接种门诊] [原创][贴图]一种实用的预防接种门诊操作方法

接种登记表按村抄录后,按一定顺序(事先将各村按固定的顺序排成A、B、C、D……)装订成册。接种完成后,按收集的通知书填写接种日期,统计后填写当月疫苗接种汇总表。汇总表一份留底、一份上报、一份附在装订成册的登记表的表面。

下面是该接种门诊2007年4月份的接种登记表封面。此登记册亦上交由市疾控中心保管,由于本月接种登记表中的部分儿童需要从上月的登记表中抄录,所以,它的上交日期与通知书相比可晚交一个月。

TOP

下图就是已经装订好的接种登记表的封面。(点击放大)

TOP

不知各位同仁是否已经注意,我贴在7楼的“通知书汇总统计表”和贴在13娄的“疫苗接种汇报表”中的接种数据不一致。既然是同一个预防接种门诊,又是同一个月的接种数据,为什么会有偏差呢?

先以卡介苗为例:通知书的汇总数据是接种了4人;疫苗接种登记表的汇总表上是接种了10人。这是因为有6个儿童是在出生医院(市级医院)接种的,市级医院每旬将新生儿接种数据上报市疾控中心,由市疾控中心输入微机筛选后,将信息及时反馈给了各接种门诊。前者的接种数据用于下拨接种补助,后者的接种数据用于接种统计。这种情况也见于乙肝疫苗。

TOP

由于儿童的流动性,也有可能造成本月接种通知书的汇总表和接种登记汇总表中接种数据的不一致。

假设已经在A接种门诊上卡的一名儿童,在接种日流动到B地,并在B地接种门诊进行了接种,则由B地接种门诊填写“流动儿童接中登记表”和“儿童接种通知书”并进行接种。这名儿童在B接种门诊只参与接种通知书的汇总(做为下拨预防接种补助的唯一依据)。B接种门诊在接种工作完成后,及时将“流动儿童接种登记表”上报到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中心将当月各接种门诊上报来的流动儿童接种登记表输入电脑,通过电脑筛查(用电子表格进行筛查)后,再分接种信息下发到各接种门诊进行上卡和统计。

TOP

接种卡册是预防接种门诊最重要的计免资料,也是预防接种门诊开展正常业务的基础资料,接种卡册一般每村一册,并按年龄组别分开登记。我市在其中的卡页进行了改进,主要是将儿童序号改成了“儿童编号”。

接种卡页的形式如下图所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