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能  | 
 类别  | 
 内容  | 
 项目  | 
 国家  | 
 省  | 
 地  | 
 县  | 
| 
 1.疾病预防与控制  | 
 1.1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 
 1.1.1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  | 
 1.1.1.1收集与整理传染病基础与动态信息  | 
    | 
    | 
    | 
 √  | 
| 
 1.1.1.2汇总与报告传染病疫情信息  | 
 √  | 
 √  | 
 √  | 
 √  | 
| 
 1.1.1.3分析与利用信息,把握传染病发生发展规律  | 
 √  | 
 √  | 
 √  | 
 √  | 
| 
 1.1.1.4开展传染病漏报调查与评价  | 
 √  | 
 √  | 
 √  | 
 √  | 
| 
 1.1.2传染病传播因素监测  | 
 1.1.2.1开展病媒生物性传播因素的监测  | 
    | 
 √  | 
 √  | 
 √  | 
| 
 1.1.2.2开展水源性传播疾病因素的监测  | 
    | 
    | 
 √  | 
 √  | 
| 
 1.1.2.3开展食源性传播疾病因素的监测  | 
    | 
    | 
 √   | 
 √  | 
| 
 1.1.2.4开展空气源性传播疾病因素的监测  | 
    | 
    | 
 √   | 
 √  | 
| 
 1.1.2.5开展血源(体液 )性传播疾病因素的监测  | 
    | 
    | 
 √  | 
 √  | 
| 
 1.1.2.6开展直接接触传播疾病因素的监测  | 
    | 
    | 
 √   | 
 √  | 
| 
 1.1.2.7开展医源性感染疾病因素的监测  | 
    | 
    | 
 √   | 
 √  | 
| 
 1.1.3传染病疫情监测与预警  | 
 1.1.3.1设置和规划传染病监测点  | 
 √  | 
 √  | 
 √  | 
    | 
| 
 1.1.3.2组织、开展与指导传染病监测点的运行  | 
 √  | 
 √  | 
 √  | 
 √  | 
| 
 1.1.3.3收集和分析传染病监测点信息,校正疫情信息,提供预警基础信息。  | 
 √  | 
 √  | 
 √  | 
 √  | 
| 
 1.1.3.4评估传染病监测点工作,并作适宜调整  | 
 √  | 
 √  | 
 √  | 
    | 
| 
 1.1.3.5 开展综合监测,建立传染病预测预警机制,对重大传染病疫情趋势做出预测。  | 
 √  | 
 √  | 
 √  | 
 √  | 
| 
 1.1.4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   | 
 1.1.4.1开展常规疫情调查工作  | 
    | 
    | 
 √  | 
 √  | 
| 
 1.1.4.2开展重大疫情、灾区疫情和暴发疫情的调查工作  | 
 √  | 
 √  | 
 √  | 
 √  | 
| 
 1.1.4.3开展原因不明疫情调查工作  | 
 √  | 
 √  | 
 √  | 
 √  | 
| 
 1.1.5传染病疫情处理  | 
 1.1.5.1及时隔离或管理传染源  | 
    | 
    | 
 √  | 
 √  | 
| 
 1.1.5.2严密追踪密切接触者,采取适宜的控制措施  | 
    | 
    | 
 √  | 
 √  | 
| 
 1.1.5.3采取有效措施切断传播途径  | 
    | 
 √  | 
 √  | 
 √  | 
| 
 1.1.5.4对高危人群采取适宜防护措施,控制相关影响因素  | 
    | 
    | 
 √  | 
 √  | 
| 
 1.1.6传染病免疫预防  | 
 1.1.6.1制订和发布辖区内免疫预防策略  | 
 √  | 
 √  | 
 √  | 
    | 
| 
 1.1.6.2制订疫苗使用计划,按计划订购、保管、分发和运输疫苗  | 
 √  | 
 √  | 
 √  | 
 √  | 
| 
 1.1.6.3建立健全疫苗冷链系统,保持其正常运转  | 
 √  | 
 √  | 
 √  | 
 √  | 
| 
 1.1.6.4实施并规范管理免疫预防接种  | 
 √  | 
 √  | 
 √  | 
 √  | 
| 
 1.1.6.5开展免疫接种率的监测和调查  | 
 √  | 
 √  | 
 √  | 
 √  | 
| 
 1.1.6.6开展免疫效果的监测与评价  | 
 √  | 
 √  | 
 √  | 
 √  | 
| 
 1.1.6.7开展免疫副反应的监测、调查和处理  | 
 √  | 
 √  | 
 √  | 
 √  | 
| 
 1.1.7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  | 
 1.1.7.1开展病媒生物的种群、密度及抗性监测  | 
    | 
 √   | 
 √   | 
 √  | 
| 
 1.1.7.2开展疫源地和灾区消毒,以及病媒生物控制工作  | 
    | 
    | 
 √   | 
 √  | 
| 
 1.1.7.3对重点行业预防性消毒进行质量控制  | 
    | 
 √   | 
 √   | 
 √  | 
| 
 1.1.7.4实施消毒、杀虫和灭鼠等措施  | 
    | 
 √   | 
 √   | 
 √  | 
| 
 1.1.7.5开展预防与控制医源性感染工作  | 
    | 
 √   | 
 √   | 
 √  | 
| 
 1.1.7.6开展预测、预警工作  | 
 √  | 
 √  | 
 √  | 
 √  | 
| 
 1.1.8预防控制措施评估  | 
 1.1.8.1对传染病疫情监测工作进行评估  | 
 √  | 
 √  | 
 √  | 
 √   | 
| 
 1.1.8.2对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进行评估  | 
 √  | 
 √  | 
 √  | 
 √   | 
| 
 1.1.8.3对传染病实验室检测工作进行评估  | 
 √  | 
 √  | 
 √  | 
 √   | 
| 
 1.1.8.4对传染病疫情处理工作进行评估  | 
 √  | 
 √  | 
 √  | 
 √   | 
| 
 1.1.8.5对传染病传播因素监测工作进行评估  | 
 √  | 
 √  | 
 √  | 
 √   | 
| 
 1.1.8.6对传染病免疫预防工作进行评估  | 
 √  | 
 √  | 
 √  | 
 √   | 
| 
 1.1.8.7对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工作进行评估  | 
 √  | 
 √  | 
 √  | 
 √   | 
| 
 1.2寄生虫病和地方病预防控制  | 
 1.2.1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监测与管理  | 
 1.2.1.1收集与整理寄生虫病和地方病流行的基础和动态信息,对地方病病区进行确定和分类  | 
    | 
 √  | 
 √  | 
 √  | 
| 
 1.2.1.2汇总与报告寄生虫病和地方病流行情况  | 
 √  | 
 √  | 
 √  | 
 √  | 
| 
 1.2.1.3对寄生虫和地方病流行情况进行分析  | 
 √  | 
 √  | 
 √  | 
 √  | 
| 
 1.2.1.4开展地方病相关发病因素监测  | 
    | 
 √  | 
 √  | 
 √  | 
| 
 1.2.2寄生虫宿主与媒介调查控制  | 
 1.2.2.1调查各类寄生虫宿主和媒介生物种群密度和消长趋势  | 
    | 
 √  | 
 √  | 
 √  | 
| 
 1.2.2.2开展宿主寄生虫携带情况和抗药性监测  | 
    | 
 √  | 
 √  | 
 √  | 
| 
 1.2.2.3管理和控制寄生虫病传染源及传染媒介  | 
    | 
 √  | 
 √  | 
 √  | 
| 
 1.2.3寄生虫暴发疫情调查处理  | 
 1.2.3.1开展寄生虫病原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 
    | 
 √  | 
 √  | 
 √  | 
| 
 1.2.3.2开展寄生虫病高危人群的防护工作  | 
    | 
    | 
 √  | 
 √  | 
| 
 1.2.4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综合防治和评估  | 
 1.2.4.1开展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综合防治工作  | 
    | 
    | 
 √  | 
 √  | 
| 
 1.2.4.2开展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综合防治效果的监测工作  | 
    | 
    | 
 √  | 
 √  | 
| 
 1.2.4.3评估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综合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 
 √  | 
 √  | 
 √  | 
 √  | 
| 
 1.2.4.4评估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综合防治效果  | 
 √  | 
 √  | 
 √  | 
 √  | 
| 
 1.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  | 
 1.3.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  | 
 1.3.1.1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因监测工作  | 
    | 
    | 
 √  | 
 √  | 
| 
 1.3.1.2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监测工作  | 
    | 
    | 
 √  | 
 √  | 
| 
 1.3.1.3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会、心理、生物等危险因素监测工作  | 
    | 
    | 
 √  | 
 √  | 
| 
 1.3.1.4建立特殊人群档案,追踪调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现状和演变  | 
    | 
    | 
 √  | 
 √  | 
| 
 1.3.1.5筛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危人群  | 
    | 
    | 
 √  | 
 √  | 
| 
 1.3.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  | 
 1.3.2.1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会、心理、生物等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 
    | 
 √  | 
 √  | 
 √  | 
| 
 1.3.2.2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效果进行评估  | 
 √  | 
 √  | 
 √  | 
 √  |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 
 2.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  | 
 2.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 
 2.1.1.1参与制订、修订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 
 √  | 
 √  | 
 √  | 
 √  | 
| 
 2.1.1.2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应的技术支撑,组织卫生应急处理技术队伍,建立专家库、资料库  | 
 √  | 
 √  | 
 √  | 
 √  | 
| 
 2.1.1.3 建立健全针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预测技术系统  | 
 √  | 
 √  | 
 √  | 
 √  | 
| 
 2.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储备  | 
 2.1.2.1协助有关部门储备应急设施、设备、医疗器械、应急用生物制品、诊断及消杀灭救治药品等物资  | 
 √  | 
 √  | 
 √  | 
 √  | 
| 
 2.1.2.2对相关人员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加强应急技术储备  | 
 √  | 
 √  | 
 √  | 
 √  | 
| 
 2.1.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公众教育  | 
 √  | 
 √  | 
 √  | 
 √  | 
| 
 2.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预警  | 
 2.2.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调查  | 
 2.2.1.1组织开展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活动的主动监测  | 
    | 
 √  | 
 √  | 
 √  | 
| 
 2.2.1.2受理各级有关单位和个人对可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  | 
    | 
    | 
    | 
    | 
| 
 2.2.1.3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控制中心报告  | 
 √  | 
 √  | 
 √  | 
 √  | 
| 
 2.2.1.4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初步核实可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 
    | 
 √  | 
 √  | 
| 
 2.2.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跟踪监测  | 
 2.2.2.1对初步认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出预警报告  | 
    | 
    | 
 √  | 
 √  | 
| 
 2.2.2.2对初步认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跟踪监测,及时上报,并采取控制措施  | 
    | 
 √  | 
 √  | 
 √  | 
| 
 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 
 2.3.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证  | 
 2.3.1.1组织相关机构和专家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技术调查  | 
 √  | 
 √  | 
 √  | 
 √  | 
| 
 2.3.1.2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评估和确证  | 
 √  | 
 √  | 
 √  | 
 √  | 
| 
 2.3.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紧急处置  | 
 1.3.2.1应急预案启动后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及相关技术指导工作  | 
 √  | 
 √  | 
 √  | 
 √  | 
| 
 2.3.2.2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进行调查,根据需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 
    | 
 √  | 
 √  | 
 √  | 
| 
 2.3.2.3协助查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原因,针对性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  | 
 √  | 
 √  | 
 √  | 
 √  | 
| 
 2.3.2.4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进程,及时反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信息,上报应急处置总结报告  | 
 √  | 
 √  | 
 √  | 
 √  | 
| 
 2.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评估  | 
 2.4.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害评估  | 
 2.4.1.1评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 
 √  | 
 √  | 
 √  | 
 √  | 
| 
 2.4.1.2评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危害  | 
 √  | 
 √  | 
 √  | 
 √  | 
| 
 2.4.1.3评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和经济造成的影响  | 
 √  | 
 √  | 
 √  | 
 √  | 
| 
 2.4.1.4预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转归  | 
 √  | 
 √  | 
 √  | 
 √  | 
| 
 2.4.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评估  | 
 2.4.2.1评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的充分性  | 
    | 
 √  | 
 √  | 
 √  | 
| 
 2.4.2.2评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及时性  | 
 √  | 
 √  | 
 √  | 
 √  | 
| 
 2.4.2.3评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措施的有效性  | 
 √  | 
 √  | 
 √  | 
 √  | 
| 
 2.4.2.4评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措施的负面效应  | 
 √  | 
 √  | 
 √  | 
 √  | 
| 
 3.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  | 
 3.1.建设公共卫生信息平台  | 
 3.1.1网络的基础建设  | 
 3.1.1.1辖区内网管中心的建设与联网  | 
 √  | 
 √  | 
 √  | 
    | 
| 
 3.1.1.2辖区内网络硬件建设与维护  | 
 √  | 
 √  | 
 √  | 
 √  | 
| 
 3.1.1.3网络应用软件开发、维护和普及  | 
 √  | 
 √  | 
    | 
    | 
| 
 3.1.2建立完善疫情预测预警预报机制  | 
 3.1.2.1建设和完善12320公众疫情举报电话系统  | 
    | 
    | 
 √  | 
    | 
| 
 3.1.2.2建立疫情直报制度和预警预报机制  | 
 √  | 
 √  | 
 √  | 
 √  | 
| 
 3.2信息系统的管理  | 
 3.2.1信息收集、交换的统筹管理  | 
 3.2.1.1制定信息收集、汇总和交换的标准与规范  | 
 √  | 
 √  | 
    | 
    | 
| 
 3.2.1.2建立规范运作的信息收集、汇总和交换制度  | 
 √  | 
 √  | 
 √  | 
 √  | 
| 
 3.2.1.3信息安全性的管理  | 
 √  | 
 √  | 
 √  | 
 √  | 
| 
 3.2.2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 
 3.2.2.1收集、分析和利用社会人口经济气象等基本信息  | 
 √  | 
 √  | 
 √  | 
 √  | 
| 
 3.2.2.2收集、分析和利用卫生资源、服务能力信息  | 
 √  | 
 √  | 
 √  | 
 √  | 
| 
 3.2.2.3收集、分析和利用病媒生物基本信息  | 
 √  | 
 √  | 
 √  | 
 √  | 
| 
 3.2.2.4收集、分析和利用疫情报告和各类传染病发生流行信息  | 
 √  | 
 √  | 
 √  | 
 √  | 
| 
 4.2.2.5收集、分析和利用免疫预防相关信息  | 
 √  | 
 √  | 
 √  | 
 √  | 
| 
 3.2.2.6收集、分析和利用地方病、寄生虫病流行信息  | 
 √  | 
 √  | 
 √  | 
 √  | 
| 
 3.2.2.7收集、分析和利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 
 √  | 
 √  | 
 √  | 
 √  | 
| 
 3.2.2.8收集、分析和利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信息  | 
 √  | 
 √  | 
 √  | 
 √  | 
| 
 3.2.2.9收集、分析和利用职业、食品、放射等各种健康危害因素信息  | 
 √  | 
 √  | 
 √  | 
 √  | 
| 
 3.2.2.10收集、分析和利用农村改水改厕信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