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给高层:关于结核病项目实施中的一些建议

我认为在病人的督导模式上大家应当因地制宜,发达地区可以采用结防机构人员上门督导与电话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一些内陆地区可以采用结防机构与医疗机构分工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偏远地区可以采用卫生部门与妇联组织、基层行政、基层党组织相结合的方式。可以通过上门督导、可以通过电话访谈、可以通过信函、可以通过任何一种切实的方式,目的只有一个:确保每一个病人都能够及时、合理、规律、足量的用药,并获得专业人士的及时指导。

TOP

我觉得任何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一旦与政治挂上关系(特别国家、政府的承诺),那它所产生的效果就很假了,不单单是结核病的问题,现在艾滋病也就是在走我们的路——一条很超前的口号。[em16][em29][em29][em29][em29]
影响市容者→  █      Ooooo 飞 智商不高者→╭╯╰╮    (  ) 起 用情不专者→║不聊║≈不然→ ) / 一 年龄太小者→╰══╯    (_/  脚

TOP

有哪个领导会来看你这些慷慨之辞?

TOP

理解云南晓流

关于项目实施的一些建议,我在上面的版块发表过,在此,在此从另一角度再谈一下:

广东城市病人的命值钱,你首诊给他两个月药,他不到一个月出现肝功能异常,他能去法院告你,要你赔偿.所以适合叫他一个月跑一次甚至再勤些.我不是在说笑话,这种可能性太大了.

云南农村交通不便,我认为应允许一次发几个月药的做法.

我这X理论的中心是六个字:抓两头,宽中间.在保证病人完成疗程的前提下,允许不同的发药模式.两头的重点是抓疗程末,抓疗效考核,上级在有余力的情况下也该抓抓定诊这块"头",挤挤误诊,过诊和胡编乱造涂阳病人中的水分.提高工作质量而不是放任病人发现中的浮夸风.

中间部分,病人是不是像电脑兵棋推演那样准时准点来CDC?痰菌是在什么时候阴转的?查痰次数够不够?是不是能宽一点,让上头和基层都少操点心.这部分要造假的话,占工作量的70%左右呵.

打仗有不同的打法,发展经济也允许有不同的模式和所有制形式,疾控亦然.

TOP

以下是引用紫荆花在2006-4-13 16:31:03的发言:

我也有同感,并且非常佩服云南晓流能站出来说出目前我们结核病项目中存在的真实问题.三个铁指标,说的轻松,做起来困难重重一句话,逼迫基层结核病防治人员做假,我们这儿是贫困地区,老百姓生活很艰苦,在加上文化索质很低.又居住在高寒山区.有的病人从月亮出来就从家里开始走.要走到第二天中午才到乡卫生院.要来到县疾控是第三天了,又没有车费,我们只能一次发几个月的药,否则就丢失,如果不因地制宜,灵活运用,这个项目还做的下去吗?

说的真好 又一次大跃进.非常支持云南小流。

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人民健康,为人民服务。让我们医务工作者造假还真的是不应该,我们的领导有时还真该走出大院看看基层的实际情况。

我选择 我喜欢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