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原创]“治未病”何时才能深入到行政官员的心中

据说在美国必须有医疗经验后才能进入预防机构(参见丁香园)

【原创】改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是从原卫生防疫站分解出来的,剥离了卫生执法的部分,强化了疾病预防控制成分,这个方向是正确的.

但是国内外的实践证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制还必须深化改革. 1)国内:"非典"事件无限扩大化,严重干扰了国家社会经济生活,暴露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业务水平很低.典型例子是:2003年4月8 日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非典型肺炎诊断标准",但不到一个星期,即2003年4 月14日,卫生部即发表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断标准",以代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非典型肺炎诊断标准",在病名上增加"传染性"3 个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非典型肺炎几十年前已经有存在,根本没造成什么流行危险,作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的最高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居然缺乏这最基本的临床知识,发布所谓的"非典型肺炎诊断标准",这不是一个疏忽.卫生部发表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断标准",指出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是一种有特殊传染力的非典型肺炎,是正确的.但已经为时已晚,全国的宣传媒体和医疗卫生机构,均使用"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一词,是一个根本的错误. 2)国外: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包括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的专业人员,应当首先获得临床医学学士学位,才能攻读疾病预防控制(包括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硕士.这就是说,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包括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的专业人员,应当有足够的临床知识和经验.但是,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绝大多数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包括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的专业人员,恰恰缺少临床知识和经验,防治脱节,中国即使是疾病预防控制(包括公共卫生,预防医学)本科毕业的学士,同样缺乏临床知识.一遇到临床有关问题就稳不住阵脚,这就是2003年"非典"事件无限扩大化的一个深层原因. 鉴于上述理由: 1)中国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包括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的专业人员,应当加强临床知识的学习和训练. 2)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原则上应当由临床专业(第一学历)毕业的人员并有志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人担任. 3)各级的传染病医院,应当与相应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并,防治结合.

TOP

等领导得了不治之症的时候就重视了,
<strong>如果知识是有价值的,那么它的价值在于与人分享!

TOP

每当传染病大爆发流行之时影响到行政官员的业绩时,“治未病”才能深入到行政官员的心中,过期作废

TOP

[原创]“治未病”何时才能深入到行政官员的心中

"据说在美国必须有医疗经验后才能进入预防机构"。这是在中国,CDC是什么你还不清楚吗?说实在的,能胜任CDC能力要求的真还不多,一个单位(30-40)就那么10余个人而已。

我国是“互联网”最发达的国度,要设立CDC的门槛,谁进谁出这不是CDC的一把手能商定的,要网及各个方面的人和事。很大程度上领导本人就过不了这一关(常常挂在嘴边的是和谐社会,人人都要有饭吃)。是人都要吃饭,是人都可以进CDC,这就是现实!

TOP

祖国医学认为,一流医生是未病先防,二流医生治本,末流医生治表,看看中国现在疾病控制的人才结构和国家及各级行政领导对预防的重视程度,何时“治未病”未病先防能在中国真正实施?据说在美国必须有医疗经验后才能进入预防机构

TOP

返回列表